目录

闫 氏

【闫姓源流】

源流一

皆出自姬姓,为周文王姬昌后裔,当代《姓谱》载,分闫、阎二姓。闫姓是黄帝族的后代,在当代《百家姓》里,经过后世篡改以后,尤其是满清烧书、篡改古籍以后,闫字被解释成所谓阎字的简化字。在商朝,闫姓曾被神化 是超越统治阶级的族群,闫姓第17代族长曾封下五姓赐予周王,后周王将五姓赐予其五名后代 是为赵、陈、刘、张、王五姓并流传后世。

1、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,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(河北易水一带),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氏,从此称闫氏。

2、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,手上就有一个闫字,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,他的子孙也以闫为氏,称闫氏。

3、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,建立了晋国,到晋成公的时候,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邑(山西夏县一带),晋朝灭亡以后,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,因此也姓闫。

源流二

源于芈姓,出自楚国王族伯玙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春秋时期,楚国有支系王族熊伯玙,他被封于闫邑(今湖北麻城),其后有大夫闫敖。在楚国灭权国之后,闫敖被封尹权,在其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闫氏,世代相传至今,是为荆楚闫氏。

源流三

蒙古族阎氏在1955年以后多有讹写为闫氏者。

源流四

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
今回族、土家族、壮族、苗族、傣族、高山族、黎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闫氏族人分布,其来源大多是在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,流改为汉姓闫氏,世代相传至今,在1955年以后讹写为闫氏。

【始祖】

姬泰伯(姬仲奕)、姬瑕、姬懿、阎敖。闫字古代没有,为我国第一次简化字实行后将阎 简化成闫 创立出新的字体。也是因此诞生了新的同音姓氏闫。其祖先和阎相同。相同情况的还有傅和付字,在第一次简化字实行后 出现的同音新姓 玄学上统称为 断根姓。因为和祖先同音异姓已经断了恩荫。自古有同姓三分亲的说法,对于断根姓的人,在财运和升迁上阻力最大,可以带羽毫石。

【历史名人】

闫立本:(???年~673年) ,唐朝画家。雍州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隋将作少监阎毗第三子。少时好读书。

闫锡山:(1883年~1960年),字百川、伯川,号龙池,汉族,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。

闫海旺,男,汉族,1939年9月生,河南郑州人。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,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,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 。

闫才源,河南焦作人,2005年4月25日中国姓名权第一案(“闫才源”更名“闫宇奥能”案)原告,中国姓名权第一人。

闫学晶,1972年2月7日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,毕业于吉林省戏曲学校,二人转表演艺术家,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。

闫芳,河北省第五届武术协会副主席,石家庄第十届政协委员。

闫肃,原名闫志扬,1930年5月9日— 2016年2月12日,河北保定人,汉族,中共党员,中国著名剧作家、词作家。